[对外汉语]详解汉语中的时态

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到反映,汉语中的时态十分不明显。确实,比起英语或其它主要语言,汉语中的时态不够明显。


一般你只需在句子里加入表示将来时态的名词,或者“会”、“要”“想”“打算”“希望”等表示将来的能愿动词、助词、动词等就可以表示将来时,比如,

1 明天我去银行。

2 下星期我要去上海。

3 明年我打算去国外旅游。

如果句子中有“正在”‘、“···呢”等词,就可以表示现在进行时。比如,

4 他正在学习汉语。

5 他睡觉呢。

而过去时这通常需要在句末或动词后加上“了”。比如,

6 昨天我去了故宫。

7 他吃了北京烤鸭。

“动词+过”可以表示过去的经历。一般发生在比较远的过去。比如,

8 我去过西藏。

9 他吃过三次虫子。

而用“是…的”,可以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方式方法等。比如,

10 他和他老婆是在美国认识的。

11 我是去年10月去上海的。

12 他是坐飞机去日本的。

这些就是汉语中常见的时态,你学会了吗?

推荐您可能喜欢:

您可以用微信随时随地关注攀达汉语

打开微信,对准左侧,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或搜微信号wwwprcbacom,即可关注攀达汉语微信公众号,我们会为您定期送上新鲜的汉语资讯及国内外趣闻,您还可以随时随地与我们进行对话和交流。

返回到顶部 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