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,加微信咨询

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学汉语+”

2015年3月份,李克强总理在人大会议中提到“互联网+”这个词,时隔数月,相信大家对“互联网+”也有了一定的认识。

互联网+有6大特征:

①跨界融合。+就是跨界,就是变革,就是开放,就是重塑融合。

二是创新驱动。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,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。

三是重塑结构。信息革命、全球化、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、经济结构、地缘结构、文化结构。

四是尊重人性。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、经济增长、社会进步、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,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、对人体验的敬畏、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。

五是开放生态。关于互联网+,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,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。

六是连接一切。连接是有层次的,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,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,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+的目标。

学汉语+

其实“互联网+”的优质理念可以演变到各行业,对外汉语亦如此,今日便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做到“学汉语+”!

“学汉语+”主要可总括为三点:

一、学生,也就是学生本人。如果一个老外想学习汉语,那么最重要的一关便是自己这关。首先要培训自己学习汉语的兴趣,是崇尚中国的悠久历史,是想以汉语为基点谋一份好工作,还是纯粹地迷恋上了汉语的唯美、汉字的耐人琢磨,人做每件事总是要有原因的,这样才能做好。同理,学汉语要明白是为什么学汉语,有了强大的寄望和清晰的目标才能够学好汉语!

二、老师,中国古语云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”,可见遇到一位好老师,是多么的可贵!结合上文,如果老外有了学习汉语的兴趣,但如果盲目地自学或者是遇到一位平平的汉语老师,是无用功的,不但浪费时间,甚至久而久之会磨灭学习汉语的激情,从而放弃。

三、环境,即语言环境。当老外兴趣满满地与一位好的汉语老师学习汉语有成时,就完事了么?还没有,回想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,和进入社会后的尴尬局面,相信各位就心领神会了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——学完了,我们要学会用,到生活中、工作中实际运用,做到学有所用。而且在现实交际中,会慢慢发现把书本上学到的汉语搬到现实中的话,很多时候是不恰当的。比如一个德国学生,一次下课走的时候竟然跟我说,“告辞”,这让我有一种身临武侠剧的感觉,虽然这话没错,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听着总有些别扭。

说白了,“学汉语+”=内在条件(学生)+外在条件(老师+语言环境),以上三点齐具之后,老外的汉语想不好都难

转载请保留出处:https://www.prcba.com/news/9083.html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攀达汉语 » 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学汉语+”